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
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
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
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
自龙州至凭祥道中。唐代。湛若水。 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池上。宋代。陆游。 旋移吟榻并池横,欲出柴门复嬾行。树罅忽明知月上,竹梢微动觉风生。贫无醉日惟坚忍,疾遇凉秋亦渐平。二尺灯檠元好在,便思相伴听蛩声。
田家行。唐代。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江澨。宋代。陈昂。 江澨风难静,关头岚尚迷。天河明一雁,鼓角乱群鸡。飞将今安在,妖星久未低。偷生垂老日,身世寄涂泥。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清代。姚鼐。 使传驱天府,家声长地官。书名留御墨,急病在衷丹。行受专城寄,宁辞报国难。天从秦岭窄,身入栈云寒。转饷千峰里,传餐万木端。才猷经事大,体骨积劳安。忆㫺趋阶序,初欣见羽翰。山邱嗟岁往,风义值江干。短发飘藤架,长歌共药阑。亭皋春寂寞,阁道路巑岏。凉燠车中换,情怀事外宽。吾衰君自壮,谈笑去征鞍。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宋代。利登。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平生朱识见,惊此红玉泉。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横江词·其六。唐代。李白。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宋代。梅尧臣。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