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自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唐代。张岳。 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
张岳。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酒边结客千金尽,帐下翻澜四座惊。
莫惜华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涛撼雾城。
奉和刘泗英四十六岁生日感怀即步元韵辛巳。近现代。常燕生。 掉臂兵丛自在行,归来依旧一书生。酒边结客千金尽,帐下翻澜四座惊。莫惜华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涛撼雾城。
题陈主学达观堂二首。宋代。刘克庄。 大观鹏与鴳,小智管并蠡。椿菌年脩短,夔蚿足少多。交锋蜗左角,森戟蚁南柯。惟酒能齐物,醺醺合太和。
元夕寓淞行台 其一。宋代。陈炜。 六街箫鼓动欢声,独坐行台看月明。不是有心贪胜赏,偶逢时节独关情。
古诗 其一。清代。吴祖修。 兀坐一室中,澄观若止水。群动既已息,万籁不到耳。方寸涵灵台,光明畴与比。此中无将迎,安用起磈礌。蒙庄旷达人,亦未解斯旨。如何逃虚空,跫然足音喜。
送友人游温台。元代。宗衍。 天台雁宕好林丘,水竹风杉寺寺幽。路转山腰斜避石,渠通泉眼细分流。经过遂欲留佳处,险绝何须到上头。八月钱唐望归棹,江潮如雪倚江楼。
溯词源、六飞南渡,诸家全斗才思。丛山漠漠青如昨,独觉流光惊驶。
秋到矣。趁十幅蒲帆,错绣层层水。唐公瓢里。见炳烛裁诗,题蕉纫碧,累月共仙袂。
摸鱼儿 叠前韵答吴宝崖见怀宝崖武林人。明代。曹溶。 溯词源、六飞南渡,诸家全斗才思。丛山漠漠青如昨,独觉流光惊驶。秋到矣。趁十幅蒲帆,错绣层层水。唐公瓢里。见炳烛裁诗,题蕉纫碧,累月共仙袂。劳相念,麋鹿何须爵里。太仓刚剩稊米。鼎钟无处堪容我,聊逐沙鸥眠起。凄恻事。问故国、交朋雨散谁同醉。浮踪远寄。倩山作纶巾,江为罗带,牢把客愁繫。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六。宋代。毕仲游。 道继三贤后,名成六相齐。气摩南斗直,功盖北山低。背日衣冠祖,穿云卤簿迷。道旁谁白首,坚卧作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