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轩潇洒枕清流,彷佛灵槎水上浮。春雨随潮迷浦溆,夜灯和月照沧洲。
乡人共拟天随子,野史虚传博望侯。富贵功名元有定,莫将诗兴托杨舟。
题上洋沈翼南槎轩。唐代。郑文康。 一轩潇洒枕清流,彷佛灵槎水上浮。春雨随潮迷浦溆,夜灯和月照沧洲。乡人共拟天随子,野史虚传博望侯。富贵功名元有定,莫将诗兴托杨舟。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登黎氏山楼 其三。明代。梁有誉。 翠微丹壑倚疏楹,散帙焚香岂世情。吟罢独看河岳色,客来同听桂松声。三春帘捲城云入,半夜窗临海日明。拟把钓竿终远去,即凭高阁瞰东瀛。
用赵之美留别韵 其三。金朝。李俊民。 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宋代。洪皓。 远访夭桃映面红,俯临寒食困和风。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
有所思。南北朝。张正见。 深闺久离别,积怨转生愁。徒思裂帛雁,空上望归楼。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相思日日度,泪脸年年流。
送水云归吴。宋代。袁正淑。 抱琴归去海东滨,莫逐成连觅子春。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俯仰尘埃二十年,天涯初此试鸣弦。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馋吏诛求何日餍,羸民凋瘵岂容鞭。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