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秋华咏 其五 芭蕉。唐代。高攀龙。 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忆王孙 芙蓉。清代。王仙媛。 轻红淡粉别鲜妍。开遍盈盈秋暮天。娇逞风流似镜前。惜朱颜。孤另寒江最可怜。
用赵之美留别韵 其五。金朝。李俊民。 平生藏器待何时,除却荆州不可依。预报行人应鹊噪,相将送客有花飞。雁从去后弟兄少,莺未来时朋友稀。不尽赤心今日话,东山无以我公归。
宾州二首。宋代。陶弼。 何处登临好,城楼对万山。新青上孤垒,远黑落诸蛮。竹引风穿壁,苔随雨上阶。有时宁免俗,银烛间金钗。
斯远云閒睡醉天下之至乐也约各赋一首寄昌甫 其一。宋代。韩淲。 卧听青松吟,起看白云生。身心两无累,所至辄畅情。岂特夸毗子,往往皆强营。淄渑虽异涂,匪利即徇名。谁云衡茅下,可以知枯荣。纵复逼饥寒,儿仆自春耕。
题怀坡阁赠王景文国正 其二。宋代。王十朋。 眼中十里是烟波,天遣江山助子多。自是玉堂挥翰手,不应此处久怀坡。
晚泊湘潭。明代。梁以壮。 琵琶峰下夕阳明,粉堞逶迤见楚城。两岸白烟飞不起,一天寒雪落无声。樵童尚忆歌萍实,渔夫犹悲道屈平。多少旅怀开未得,岂堪还听古人情。
成都逢川大同学。近现代。陈仁德。 一自扬镳久别离,故人乍见喜难支。春回天府花如火,节近清明雨若丝。锦水风波萦旧梦,汶川歌哭入新诗。惊心二十年间事,惟有肝肠似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