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堕于西隅,白月升于东牖。我趁于此开尊,佩得金印如斗。
水居漫兴 其十六。唐代。高攀龙。 赤日堕于西隅,白月升于东牖。我趁于此开尊,佩得金印如斗。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用韵写怀。元代。李裕。 征车两月道途间,王事驱驰未得还。杨柳却随春到绿,鬓毛先向老来斑。菊松久忆荒三径,章疏应无上九关。堪笑酂侯曾系狱,祇缘名就不归山。
玉簪花和希纯 其七。宋代。刘跂。 姑射山前旧约非,秋风满意未成归。仙人一去无留迹,堕珥遗簪作雪飞。
山居诗 其二。宋代。释延寿。 古树交盘簇径深,阒无人到为难寻。祇和算计千般事,谁解消停一点心。冰锁瀑声中夜断,云吞岳影半天沈。寒灯欲绝禅初起,透牖疏风触短襟。
送赵伯常淮西宪副。元代。宋褧。 十年前是紫薇郎,伴我书声隔粉墙。今日绣衣持斧去,冲冠毛发半秋霜。
独坐漫吟。清代。缪公恩。 小亭半面绕芳池,日永窗移树影迟。花带馀香归燕垒,絮飞零粉上蛛丝。眼前物象心生幻,閒里天机静自知。不觉吟高惊宿鸟,一声幽韵出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