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声尽入海,舟子殊未知。携板坐船头,对月歌竹枝。
辽海舟中 其十八。唐代。释今无。 边声尽入海,舟子殊未知。携板坐船头,对月歌竹枝。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龙岩图咏集群贤,画轴诗篇灿满前。笑我禅心同止水,愧君刮目到寒毡。
文通还锦才华尽,伯玉能文嗜好偏。莫讶迟迟貂不续,江城犹是落梅天。
陈芷云索题龙泉岩图未有以报也函催至再且言题者已十一家矣爰叠前韵代简谢迟答之过。清代。郑国藩。 龙岩图咏集群贤,画轴诗篇灿满前。笑我禅心同止水,愧君刮目到寒毡。文通还锦才华尽,伯玉能文嗜好偏。莫讶迟迟貂不续,江城犹是落梅天。
长歌行。明代。王夫之。 搏桑无落景,瑶水无逝波。千岁有问津,微生遂经过。偶零玉露浆,聊弄素女蛾。不知人间秋,落叶纷已多。进酒白玉觞,侑之缓声歌。长旦无凝云,毕景皆赪霞。俯睨星火流,停欢待伊何。
再谪夷陵题长乐寺。唐代。李涉。 当时谪宦向夷陵,愿得身闲便作僧。谁知渐渐因缘重,羞见长燃一盏灯。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其一。宋代。赵蕃。 晓枕闻屐声,方知夜来雨。遥怜江南梅,玉立胜越女。林深笑成暗,溪浅照亦俯。想象不胜情,吾宁久羁旅。
怀止白和上。清代。朱用纯。 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唐代。郑谷。 旧诗常得在高吟,不奈公心爱苦心。道自琐闱言下振,恩从仙殿对回深。流年渐觉霜欺鬓,至药能教土化金。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