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西郊红世界,才知春意分明。不须更说锦官城。春来游冶骑,得得为渠停。
停到花眠人且去,酒杯苦欲留行。直须醉饮到参横。不因歌白雪,三日作狂酲。
临江仙(同日李提型_亦有词因次韵)。唐代。魏了翁。 脚踏西郊红世界,才知春意分明。不须更说锦官城。春来游冶骑,得得为渠停。停到花眠人且去,酒杯苦欲留行。直须醉饮到参横。不因歌白雪,三日作狂酲。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唐代。赵冬曦。 江外多山水,招要步马来。琴将天籁合,酒共鸟声催。岩坐攀红药,溪行爱绿苔。所怀非此地,游望亦裴回。
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宋代。史浩。 谿山朔雪销篱落,始闻花信惊梅萼。韶华一瞬掉头去,满眼园林成翠幄。谁知幽谷犹藏春,万蔕千跗意态新。霞光分彩气欲热,露浥燕脂色未匀。墨工绘句谩称好,不见此花空到老。子美羞看黄四蹊,退之不数红云岛。天下健步吾能用,拟擘云头骑彩凤。叫阍乞与生香归,只许牡丹名并飞。
南乡子。明代。文徵明。 香暖透春肌,满眼新娇睡起迟。燕子不来三月尽,依依,手撚残花玉一枝。风袅鬓云垂,无限闲愁隐翠眉。好梦不成春自去,相思,只有青团扇子知。
偕右星弟回楚晓发禹州却呈舅姑。清代。王采蘋。 朔风吹空林,月黑天茫茫。羁怀迫残岁,望远魂飞扬。吾弟蓟北来,促我戒归装。艰难成一官,萧瑟馀妖孛摇寒芒。州城常戒严,军政迫不遑。安能顾儿女,言归慰高堂。烽燧幸暂休,豫楚同丰穰。念我白发亲,倚闾久相望。命我赋归宁,慈恩浃肝肠。去住难为心,万绪俄低昂。女子古有行,善全竟无方。中宵不成寐,揽衣盼晨光。举室送我行,相看意徬徨。忆昔初来时,夭桃花正芳。今日得归去,寡鹄悲何长。三十鬓已丝,顾影怜清孀。沧桑多积感,人事纷难量。哀哉生别离,两地同参商。何当联骨肉,聚首共一堂。再拜恋庭帏,涕下沾衣裳。君姑执我手,丁宁话难忘。水陆千里馀,关津限河梁。征途值隆冬,木落飞严霜。古驿生骤寒,周道多虎狼。朝晚宜自慎,小别原寻常。闻之益悲怆,欲答不能详。挥手强出门,惝恍若有亡。倏忽已三舍,轮蹄去何忙。草枯蔽原野,落日征尘黄。钓台渺何处,凝睇空神伤。
送邓德咸刺史官沔阳。明代。徐熥。 楚江猿啸岂堪听,野水连天过洞庭。夜月褰帷逢汉女,秋风行部吊湘灵。九疑峰色参差碧,三峡云光黯淡青。君去不愁难寄远,萧萧兰芷满寒汀。
寓中水楼秋夕。元代。胡天游。 残暑峥嵘入夜平,羁怀牢落傍秋生。断云推月吊孤影,高濑挟风来远声。山店辟纑松火细,水楼欹枕葛衣清。馀年饱食惭疏放,回首南州欲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