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洞天边路未遥,松风亭下草萧萧。使君鲍靓能开社,倦客相如早见招。
九日有花霜欲降,万峰环水雨初消。知君湖上添归兴,家近馀杭第六桥。
送季伟公之惠州。唐代。陈恭尹。 七洞天边路未遥,松风亭下草萧萧。使君鲍靓能开社,倦客相如早见招。九日有花霜欲降,万峰环水雨初消。知君湖上添归兴,家近馀杭第六桥。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琵琶洲。宋代。严粲。 琵琶古怨犹凄清,何年一抹横烟汀。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神鳌背负能亭亭。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玉弦遥映云锦屏。胡沙万里音尘绝,独与鹦鹉愁青冥。天际归舟认髣髴,江头寒月伤伶仃。悄然夜久天籁起,往往恍惚游百灵。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我眼如耳耳如鼻,妙处不言心独醒。钧天住奏三千龄,石钟水乐遗林坰,岂有宝器终飘零。一朝詄荡开天扃,帝命下取呵六丁。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古馀山色空青青。
偈三首 其三。宋代。释法成。 露柱将来作木杓,旁人不肯任从伊。木杓将来作露柱,撑天拄地也相宜。
寿萧封翁八十。明代。董其昌。 星郎拜庆日,华衮玉宸前。解老从河上,真封比渭川。应知众父父,别有大年年。一卷循良传,何如拔宅仙。
游云门诸兰若。宋代。陆游。 花过木阴合,溪云生暮凉。牛行响白水,鹭下点青秧。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
送王禹锡 其二。宋代。谢逸。 西风撩竹作秋声,勾引诗人太瘦生。安得昭华吹玉笛,满船明月送君行。
风入松 其六。明代。高濂。 白云堆里有衡茅。近水临桥。有竹有松兼有鹤,更多短短红桃。翠壁丹霞景媚,青山绿树楼高。门前常有小渔舠。不待人招。载酒穿云湖上晚,醺醺弄月吹箫。个里不关荣辱,其间尽自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