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布河图眼自宽,缁衣如海不相干。幽姿过雨秋逾好,清意冰人夏亦寒。
晚节独宜高自重,落英虽美竟谁餐?春风桃李非知己,珍重瑶琴勿浪弹。
孙锡种盆菊,列为河图。唐代。刘鹗。 菊布河图眼自宽,缁衣如海不相干。幽姿过雨秋逾好,清意冰人夏亦寒。晚节独宜高自重,落英虽美竟谁餐?春风桃李非知己,珍重瑶琴勿浪弹。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抚松亭。明代。戚继光。 我爱将军树,谁同国士忧。沧波回远寇,极岛认归舟。风堕钧天乐,云横卧月虬。抚君频极目,西北有神州。
送盖御史。元代。丁复。 士取登科贵,官推御史贤。已闻南纪正,仍重北台迁。霜劲孤鹰起,天高万象悬。遥知夜前席,清问及遐偏。
雨中漫成四首 其二。宋代。谢薖。 向老逢春懒问花,恶风吹雨故斜斜。一城桃李应漂尽,不到城南韦杜家。
题胡欧庵诗钞后。清代。施国祁。 多能天遣秀羸偿,倦客吟镫半倚床。静里维摩聊示疾,愤来元晏竟成狂。逸民待刻碑头字,回陌难钞《肘后方》。扶病重寻石湖赋,夜深深礼大医王。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宋代。陈亮。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病起答阿银校书。明代。邝思诰。 轻薄青楼浪得名,病来傲骨已全轻。齐盟不敢争牛耳,空愧虬髯号长兄。
吴景年真赞。宋代。陈著。 其容渊,其髯揿,其服野,其冠圜。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
二十七日朱上饶招看梅王干吴推不至。宋代。韩淲。 涧谷閒人与探梅,小楼红蕊万枝开。临风便合寻吟笔,尽夜翻劳置酒杯。郡将倅车将欲至,治台莲幕不能来。官忙自是无穷事,且对弦歌言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