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
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唐代。刘鹗。 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李世贤侍讲一产二子用瓜祝韵贺之。明代。李东阳。 同官同姓迹非赊,异事还应协我瓜。池凤水深相对浴,海桃枝重不胜斜。绵绵周雅诗人颂,衮衮徐卿积善家。留取秋菹荐春酒,向来真爱一瓯茶。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宋代。曾几。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题鹿苑寺壁间记鲁简肃公罗汉见梦事。宋代。吴思齐。 是法本平等,无怠亦无敬。如何证无生,却来见参政。
送智上人。宋代。周紫芝。 道人饮山流,颜色颇秀整。经营一庵足,偃蹇万事屏。忽随铜峰云,飞下铜峰顶。欲了一大缘,此意极勇猛。白昼多豺狼,横涂半坑阱。为言尸陁林,谁能保腰领。要凭降魔力,化作清净境。师亦初无言,薄俗时自警。尽洗历劫冤,愿力周涬溟。瘦藤行可支,慎勿厌驰骋。
初度。明代。于谦。 碌碌庸庸四十馀,因逢初度转踌躇。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閒阅床头几卷书。
莫愁曲。唐代。李贺。 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梅花喜神谱 其六 欲开八枝。宋代。宋伯仁。 如盘而柄圭,崇祼以为器。秬鬯次第陈,岂容忘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