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
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唐代。刘鹗。 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别石篑 其四。明代。袁宏道。 君携我如头,我从君若尾。不是西看山,便是东涉水。谁家薄福缘,生此两狂子。受用能几何,苦他双脚底。
秋花十咏 其八 牵牛花。宋代。方一夔。 河鼓无灵帝遣来,野篱竹屋手亲栽。仙姑咳唾随风去,染作琉璃八角杯。
八月十六日夜宴。明代。陈子壮。 拮据不可任,薙葺遂斯隐。此生与物迁,秋风吹□蕣。清涯错冰花,梧筱多凄韵。河宿縆高台,纤阿荡无晕。恒抱今故心,盈亏谁与问。张君既敞博,黄子复凊温。井闰列欧徐,坐注菁华润。斟酌盈尊酒,洗我胸中吝。务为良夜观,庶遣白驹咏。
挂兰。明代。沈周。 厚土赋草木,去土曷恃生。贞丛县孤荄,由天匪培成。愿学无根槎,不作粪壤英。令人仰高洁,绝地自欣荣。矫矫凌空仙,碧带侑紫琼。谁能亵佩纕,灵累空复情。德馨不可挹,夐含风露清。君子务超世,浅俗讪钓名。区区荆棘辈,下视莽纵横。
神山歌。宋代。陆游。 吾闻海中五神山,其根戴以十五鳌。一朝六鳌被钓去,岱舆员峤沉洪涛。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伏羲迨今几万岁,世事如火煎油膏。娶妻不敢待翁命,治水无暇怜儿号。避谗奔楚仅得免,历聘返鲁终不遭。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有口惟可饮醇醪,有手惟可持霜螯,勿令他人复笑汝,後有万世来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