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无千里姿,伯乐固时有。琴无山水音,钟期未尝朽。
落落不自强,敢怨贾不售?从今当闭门,内省原无疚。
珠玉倘有在,山川自明秀。遁世莫我知,我亦甘白首。
述怀。唐代。刘鹗。 马无千里姿,伯乐固时有。琴无山水音,钟期未尝朽。落落不自强,敢怨贾不售?从今当闭门,内省原无疚。珠玉倘有在,山川自明秀。遁世莫我知,我亦甘白首。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宋代。陆游。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题画扇赠戴松门。清代。方洄。 十幅春帆天际飞,篱笆短短隔渔矶。山藏远树云藏屋,村犬无声客到稀。
送裴主簿。宋代。王庭圭。 长江归去又骑驴,依旧青山霜叶枯。入眼云山有佳句,脱身捶楚亦良图。轻装但载书千卷,后夜相思天一隅。乍喜飞鸾离枳棘,莫贪为县落双凫。
赠周兴嗣诗四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孺子贱而贫,且非席上珍。唯安莱芜甑,兼慕林宗巾。百年逢缱绻,千里遇殷勤。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北塞。明代。谢榛。 朔漠名王遁,长城候骑还。丁男空郡国,甲士壮边关。玉剑横霜冷,雕弓抱月閒。于今多上将,谈笑定天山。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後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沁园春·余少之时。宋代。刘克庄。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後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