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犹数武,清风逼人冷。既进谺然开,尘烦先自屏。
巅隙透天光,仰望疑坐井。旁穴穿地底,窅然落深迥。
平进可深达,曲折通后岭。同行戒后怯,有志鼓前猛。
中路苦偪仄,蚁进步难并。辗转又宏敞,夷险判俄顷。
更深趾不受,隐隐路脩永。空响幻波涛,白画半昏冥。
坐久心骨寒,复出来时境。人生烦热胸,到此须一省。
六月断炎暑,重来煮新茗。
紫云洞。唐代。袁景辂。 洞天犹数武,清风逼人冷。既进谺然开,尘烦先自屏。巅隙透天光,仰望疑坐井。旁穴穿地底,窅然落深迥。平进可深达,曲折通后岭。同行戒后怯,有志鼓前猛。中路苦偪仄,蚁进步难并。辗转又宏敞,夷险判俄顷。更深趾不受,隐隐路脩永。空响幻波涛,白画半昏冥。坐久心骨寒,复出来时境。人生烦热胸,到此须一省。六月断炎暑,重来煮新茗。
( 1724—1767)江苏吴江人,字质中,号朴村。乾隆间诸生。尝从沈德潜学诗,创竹溪诗社。尝辑《松陵诗徵》。著有《小桐庐诗稿》。 ...
袁景辂。 ( 1724—1767)江苏吴江人,字质中,号朴村。乾隆间诸生。尝从沈德潜学诗,创竹溪诗社。尝辑《松陵诗徵》。著有《小桐庐诗稿》。
庆春宫。近现代。邓潜。 珠箔笼寒,银屏遮梦,峭风又度窗罅。泪合冰凝,愁推月出,自怜腰瘦一把。煖融心字,记当日香尘捣麝。如今灰冷,妒煞梅花,晚妆慵卸。藁砧为底轻分,金雁筝残,玉虫灯灺。两地相思,一襟密绪,付与秋云罗帕。镜痕潮满,等闲事、都成话把。帏犀触响,还惹惊眠,雪衣人骂。
层楼 其二。宋代。李叔与。 台城胜概得同游,烂醉西风药玉舟。目送归云天一角,教人生怕上层楼。
村居偶得。宋代。王松。 此境清心目,重来路恐迷。水明平野阔,云压众山低;鹅鸭浮蒲渚,牛羊卧柳堤。村居风俗古,疑是武陵溪!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宋代。苏辙。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唐多令·惜别。宋代。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过仙都徐氏山居 其一。宋代。李邦献。 道出仙都下,溪深草木闲。阴晴老农事,丰稔此心关。谁削千寻石,云藏万叠山。王程元有限,那得更跻攀。
黄溪口看白水。元代。何中。 黄溪且缓程,白水方迎赏。石扇千馀仞,雪源数百丈。幽光照天动,寒气发地爽。松杉含清英,猿鸟玩奇响。仰视葱蔚中,当得一席敞。移家结香茅,把书寄泉上。
秦伯起报满南还以途中近作见示赋答。明代。卢龙云。 羡尔朝天去,承恩归路长。风尘随驿骑,霜雪满衣裳。客咏多千首,皇纶重十行。从兹看远驭,何地不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