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度关山。唐代。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鹧鸪天 其二。宋代。陈三聘。 指剥春葱去采蘋。衣丝秋藕不沾尘。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代作贺介溪生孙一首。明代。王立道。 汤饼重开今日燕,诗篇犹记昔年欢。庆馀每见钟贤胤,喜极全胜得好官。秋水精神应自别,青云头角已先完。不因啼后知英物,黄阁家声奕世看。
登军山用徐澹庐韵。清代。周曾锦。 平生爱山游,腰脚不遑惜。朅来登车峰,一揽江天碧。山中猿与鹤,大半隶仙籍。老树拱揖人,飞花笑迎客。槛泉一何清,瀹茗吸云液。一坐憺忘归,千岩黯将夕。惊风振天末,落日逗云隙。回首望城闉,人间何役役。行当谢尘劳,归隐就泉石。君看冥冥鸿,没影寥天一。
重阳遣兴。宋代。喻良能。 秋高身老少陵悲,不独云飞雁亦飞。红叶色深偏照酒,黄花香重欲沾衣。绝知落帽欢娱好,最奈登山伴侣稀。强插茱萸修故事,未妨醉眼送斜晖。
过徐州与刘又洲兵宪。明代。胡庭兰。 北望彤云拥帝京,帆开秋影下彭城。三千未拜诸羌客,百万新传小范兵。水带龙沟联巨舰,山围鹄垄树危旌。伫看妙术酬明主,肯把常谈慰老生。
奉和御製读五代汉史。宋代。夏竦。 求益诚贤牧,廉平致乐康。欢谣腾近辅,盛典茂徽章。旧相亲褒记,黎民竞盛伤。丰碑应不朽,千载咏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