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鸾(生卒年不详),唐大和年间(823-825年)河南濮阳县人,吴猛之女,夫文箫。家贫,以抄书为业。此卷《刊谬补缺切韵》,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记为“吴彩鸾龙鳞楷韵”,《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为“唐吴彩鸾书唐韵”。此外,史书中记在吴彩鸾名下的抄本韵书还有很多,如《切韵》、《玉篇》等。其小楷字体遒丽,用笔圆润,笔法纯熟,书写极速且精。
按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所述,吴彩鸾是成都的一位道姑,但早此说法之前,人们已经给吴彩鸾附会了很多美丽的传说,以至于这位多才的女书法家渐渐演变成了神话中的仙女。
唐裴铏的《传奇·文箫》里说吴彩鸾隐居在成都附近西山,后来她从西山下来,邂逅并嫁给了贫苦书生文箫。文箫家贫不能自给,她和文箫同甘共苦,彩鸾每天写韵书一部,让文箫售以度日。居十年,各跨一虎飞升。在唐末道教学者杜光庭改编在《仙传拾遗》里,吴彩鸾又被赋予了跨虎女仙的神秘形象:彩鸾是三国时吴西安令吴猛之女。时有得道之士丁义,授吴猛以道法。彩鸾师事于丁义之女秀英,道法亦深。有金陵文箫,寄寓于洪州之帷观。八月十五日为许真君上升之日,该观士女云集,连袂踏歌,谓之“酬愿”。文箫忽见一姝,美艳非常,即吴彩鸾。其所踏歌,含以文箫名姓,且有神仙之语,歌云:“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文箫甚觉奇异,遂尾随其后。入松林,所居如官府,侍卫环列,文箫再三问其故,彩鸾曰:“此不可轻泄,吾当为子受祸矣。”言后片刻,果然有黄衣使者降临告曰:“吴彩鸾为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彩鸾遂与文箫结为连理。其后俱乘虎入于越王山中,道成升天,后人誉为“神仙眷属”。这两段优美浪漫的传奇都歌颂了吴彩鸾对爱的矢志不渝。
呈灵岩继起和尚。明代。陈子升。 总持翰墨兴堪阑,管领烟霞肯便安。千地匡庐方筑址,半天黄海已垂竿。谁将西子廊閒迹,都作南宗位下看。今日灵岩前立雪,悄然身并老梅寒。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清代。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颂古五首 其四。宋代。释惟照。 千尺丝轮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园林。宋代。范成大。 园林随分有清凉,走遍人间梦几场。铁砚磨成双鬓雪,桑弧射得一绳麻。光阴画纸为棋局,事业看题检药囊。受用切身如此尔,莫于身外更乾忙。
得石毛二先生答简。明代。邵宝。 三江读罢又熊峰,百感心期简二封。漫谓交游有光重,极知世运此遭逢。吟诗社外长观水,点易台前独种松。伊昔同游今老大,麓堂梦转惠山钟。
用林侄韵赋雪。宋代。苏辙。 密雪来何晚,穷冬候欲差。投空落细米,布地净平沙。缭绕飞相著,重仍积暗加。雨微花破碎,风细脚倾斜。次第来如掺,冥濛堕不讹。燅鹅吹劲鞴,秀苇拂轻耞。画字飘还没,团球暖旋窊。出盐东海若,链石古皇娲。翻簸腾归骑,纷飘集晚鸦。庭梅辨红萼,垅麦覆黄芽。拨砌求新药,寻踪射伏?。埋楼平尽脊,集树短留槎。乱下曾何择,平铺欲尽遮。欺贫寒入褐,恼客重添车。积素聊成烛,烹甘强试茶。病僧添晓钵,老令放晨衙。融液曾何有,鲜明竟不奢。积多还避并,化早发従畲。溜滴檐垂箸,行观迳转虵。谁能相就醉,都市酒容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