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放(1899—1967),江西新建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191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的程天放为五四运动上海学生领导人之一。毕业后,赴多伦多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返回中国后,1929年担任安徽省政府教育厅长及代理省主席,1931年升至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33年返回教职,1946年间历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驻德国大使、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江西地区立法委员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1949年赴台湾,任教育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1967年因病逝世。
程天放,江西新建大塘坪乡人,出生于浙江杭州,系湖广总督程矞采曾孙。五四运动知名领导人,后担任国民政府的官员。 夫人黄婉君,子程瑗(1945年在重庆溺水而亡),女程琪、女婿钱纯。
1912年肄业于省城洪都中学,半年后入心远中学学习,1917年入复旦公学,1919年复旦大学毕业。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的程天放,为响应北京“五四”爱国运动,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选为会长,并受到孙中山先生接见。1920年公费留美,1922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1926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回国后任教于复旦大学等校,后投身中国国民党党务系统,为CC骨干人物。1927年任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参事、中央军官团政治总教官、政治部主任,1929年担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安徽大学校长、1930年代行省主席职、1931年任国民会议代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32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湖北省教育厅长、1934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1935-1938年任驻德国大使、1939-1943年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1943年任中央政校教育长(曾兼新闻系主任)、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1947年获选为江西地区立法委员、1949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
1950年,因国共内战因素随国民政府前往台湾。1950-1954年为国民党逃台后首任"教育部部长";卸任后赴美,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政大在台复校后曾任外交研究所所长;1948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65年任故宫管理委员会委员。 1967年11月29日在美国纽约病逝。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第四届监察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常务监察委员。主要作品有《欧亚归途》、《美国论》、《二十世纪之科学(四):社会科学之部政治学》、《使德回忆录》、《程天放早年回忆录》、《胡适与中国》;编有《国父思想与近代学术》。
浣溪沙 寿菊轩弟。宋代。段克己。 白发相看老弟兄。闲身无辱亦无荣。儿孙已可代躬耕。了却文章千载事,不须谈笑话功名。青山高卧待升平。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唐代。孟浩然。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碧溪为万同府作。明代。范嵩。 轻煖雨初霁,烦嚣了不关。物华弥宇宙,景色遍尘寰。疏柳和烟暝,乔松缀露抟。波澄浮鸭绿,云破见螺鬟。梅白霜华重,堤平树影寒。樵声深谷外,渔唱夕阳间。地迥莓苔古,时芳草木蕃。临风听鸟语,依石坐江千。夜气侵书榻,溪光照酒颜。江涵青似染,川净水如纨。孤鹜随霞落,征鸿载月还。凭栏时眺望,清兴满诗坛。
秋风。宋代。彭汝砺。 晚来雨霁秋风颠,惊我枕上清昼眠。四林荒凉好景气,万里晻霭皆云烟。乳鸠深藏叫苦竹,苍鹘欻起摩青天。花枝柳叶便凋陨,山上松筠径俨然。
秋意。清代。吴绡。 相如绿绮秋弦急,霜侵树影寒蛟立。塘水泠泠湘佩清,遥山翠澹巫娥泣。啧啧虫吟四壁空,千金赋得长门宫。含毫思苦朝来渴,病骨生春蜀酒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