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1704)直隶博野人,字易直,又字浑然。诸生。曾远赴辽东,觅父亲遗骨归葬。学问初宗陆王,继信程朱,后乃大悟均非正务,提倡实学,名所居为“习斋”,与弟子习礼、乐、射、术数,研究兵农水火之学。晚年主讲肥乡漳南书院。与弟子李塨并称颜李学派。所著有《存学》、《存性》、《存人》、《存治》四编及文集《习斋记馀》等。戴望有《颜氏学记》阐扬其说。
登六盘山绝顶。清代。袁保恒。 万叠屏风带夕曛,孤峰突兀气氤氲。神仙有道无人问,泾渭殊源自此分。洞鹤舞残千岁雪,山花开绚半天云。自惭使节频来往,宵旰何曾慰帝宸。
再和叔冽。明代。王彦泓。 梅花应恨旧盟寒,路隔溪塘过雨漫。尘眼暂教书浣濯,闲愁全恃酒遮阑。新诗韵险赓宜稳,妙友神交晤转难。赖有啸歌生活在,不能驰骤逐金丸。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其六。宋代。杨万里。 老桧如幢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次韵答罗浮山因柬其舅汪栗亭其叔罗廷锡。清代。陈恭尹。 清论应为第一流,禅林相见晚山稠。文章自许藏名岳,姓字偏宜纪石楼。旧好情深劳远梦,新篇佳绝想前游。知君宅相渊源在,南望同悲宋玉楼。
次前人越州鹿鸣宴。宋代。赵抃。 郡国秋闱吁俊辰,行修经治以名闻。芳筵缥缈开三岛,大乐諠哗彻五云。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应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脱,得志无忘贤使君。
嘉禾八咏 其四 宣公桥。宋代。陆蒙老。 当时仓卒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越溪村居。唐代。戴叔伦。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