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贻汾(1778—1853), 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武官、诗人、画家。以祖、父荫袭云骑尉,授扬州三江营守备。擢浙江抚标中军参将、乐清协副将。与林则徐友契,与法式善、费丹旭等文人墨客多有交游。晚寓居南京,筑琴隐园。精骑射,娴韬略,精音律,且通天文、地理及百家之学。书负盛名,为嘉道后大家。工诗文,书画宗董其昌,闲淡超逸,画梅极有神韵。其妻董婉贞也为当时著名画家。太平攻破金陵时,投池以殉,谥忠愍。著有《琴隐园诗集》、《琴隐园词集》、《书荃析览》、杂剧《逍遥巾》等。
汤贻汾,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卒于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七十六岁。出生于今常州,后随父母去福建。后祖父汤大奎调任台湾凤山(今高雄县) 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爆发林爽文起义,凤山城破后,祖父汤大奎与父亲汤荀业同时遇害。
乾隆六十年(1795),汤贻汾十六岁,因袭云骑尉世职,历任苏、粤、赣、浙等省守备、都同、参将。后升温州镇副总兵(从二品官),因病未赴任而寓居南京, 在鸡笼山下筑隐琴园以颐养天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金陵后,赋绝命四十言,投池殉身,谥贞愍。
其山水受董其昌影响,承继“娄东派”传统,后来发展为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其妻董婉贞(1776-1849)与子女共五人,亦善画,尽入《历代画史绘传》。汤贻汾与林则徐友契。
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由淮安府至盐城皮大河一带,访察民情政事及兴修水利事宜。本年,林则徐作有《娄水文征序》、《庆芝堂诗序》等,自绘《饲鹤第二图》,汤贻汾为之补景。
汤贻汾故居被列为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往齐郡别相知者。明代。谢肃。 佳期定何许,远别在于今。去路随归雁,幽怀托素琴。春波杨子阔,云树穆陵深。相望馀千里,瑶花好寄音。
和赵抃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诗。宋代。白贽。 亭名诏语密相沿,须信从来教义全。肯构尝探诗礼业,出纶特表父师贤。早安素履知文富,晚服朱衣称赏筵。不是韦家专讲学,岂闻幡戟到门前。
山中寄元二侍御二首。唐代。刘商。 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桃李向秋凋落尽,一枝松色独青青。拖紫锵金济世才,知君倚玉望三台。深山穷谷无人到,唯有狂愚独自来。
入洪山 其一。明代。庄昶。 翩翩皂盖又青山,住世人还出世间。万辙一途归去住,不应非禹不非颜。
任公归国为赋。清代。曾习经。 更生强聒曾无补,楚老相逢泣已迟。起陆龙蛇先有谶,纳隍蕉鹿世犹痴。及关李叟闻长叹,归国梁鸿剩五噫。最念望门投止日,眼中豪俊已生髭。
游仙诗 其十。唐代。张鸿。 珠歌翠舞饮流霞,北极群仙会上衙。玉女投壶天一笑,黑旗十万捲龟蛇。
灵岩十二景 其八 石龟泉。宋代。释仁钦。 团团特石凿灵龟,口内喷流世莫疑。造化始知心所有,几人到此乱针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