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登高。唐代。乔侃。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和陶饮酒 其九。明代。魏学洢。 枸杞生庭中,秋至花始开。衔杯与之对,悠然有远怀。轻云任往还,与心了无乖。有诗常高歌,无山亦高栖。天地亦云广,焉能随涂泥。流俗性所遌,还问心所谐。思路各有熟,习惯成行迷。吾行犹未远,吾驾尚可回。
赏菊次韵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薄战西风血点衣,天教阳质迓寒威。曾陪烈士歌金甲,还待幽人上翠微。献岁谩疑迟节序,赏心赢得殿芳菲。相看醉此贞元会,又到梅花带腊归。
杂体诗 古离别。南北朝。江淹。 小序夫楚谣汉风。既非一骨。魏制晋造。固亦二体。譬犹蓝朱成彩。杂错之变无穷。宫角为音。靡曼之态不极。故蛾眉讵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不期然欤。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岂所谓通方广恕。好远兼爱者哉。乃及公干、仲宣之论。家有曲直。安仁、士衡之评。人立矫抗。况复殊于此者乎。又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蔽。是以邯郸托曲于李奇。士季假论于嗣宗。此其效也。然五言之兴。谅非敻古。但关西邺下。既已罕同。河外江南。颇为异法。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浮沉之殊。仆以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今作三十首诗。斅其文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无乖商搉云尔。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及其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 其四。明代。唐顺之。 吾与尔皆梦,相看一笑时。拘拘亦何恶,役役尚如斯。丛桂山中约,枯槎海上期。胡为更羁绁,有愧故人知。
又作卢敖汗漫游,雄风相送海山头。衣冠衮衮成嚣市,椰竹萧萧近暮秋。
且向穷荒寻礼乐,敢将长揖傲公侯。年来我已然犀倦,为语支祁不用愁。
九月十四日游台阳十六日抵安平家楚荣镇军招驻署中夜谈有感。唐代。杨浚。 又作卢敖汗漫游,雄风相送海山头。衣冠衮衮成嚣市,椰竹萧萧近暮秋。且向穷荒寻礼乐,敢将长揖傲公侯。年来我已然犀倦,为语支祁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