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代。周恭先。 八月清光迥,登高览蓟丘。岛开沧海日,天接太行秋。画省风云合,烟城草树浮。冥冥千里外,鹓鹭起中洲。
和吴兰柴过常山作。清代。周恭先。 太行东下俯苍冥,正定城高压井陉。万里河山归睥睨,百年烽火静郊坰。远帆落照滹沱水,匹马秋风麦饭亭。欲访居人寻旧事,酒帘垂处柳青青。
南歌子(熟水)。宋代。史浩。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浓熏沈麝入金瓶。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主人襟韵有余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三至红桥。清代。戴亨。 频来幽赏地,林壑意相迎。倚杖缘溪立,晴云隔水生。吟情随处远,野性觉名轻。得意忘言说,松风拂面清。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宋代。崔敦诗。 待月长生殿,迎风太液池。兹颜欢乐日,圣德盛明时。
崔彦晖小隐。元代。德祥。 茅堂不近城,风景见高情。溪上山多异,门前水独清。晚云双鹭入,春树一鸡鸣。恐有庞夫子,同于此地耕。
月溪号诗。明代。王立道。 明月共千里,一溪君独幽。此时堪着屐,何处有藏舟。猿鹤声如答,藤萝影渐收。小山今寂寞,愿子勿淹留。
颂古十四首·升座说法。宋代。释可湘。 当堂据坐宝花床,真相从来本自黄。百万参徒谁不见,何须重把紫金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