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华服丧之后,自思按古训从父、从夫、从子的说法,不能独立生活,于是给僧度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父母给与的发肤不能毁伤,宗族的祭祀不能中断。请改变你的志向,回到世俗社会,以您那杰出的才华,在这盛明之世,必能远慰祖先之灵,近遂人神之愿。
并赠诗五首,其中一首说:
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难数。人生一世间,飘忽若过牖。荣华岂不茂,日夕就凋朽。川上有余吟,日斜思鼓去。请音可娱耳,滋味可适口。罗纨可饰躯,华冠可耀首。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不道妾区区,但令君恤后。
僧度给苕华回了一封信,信中说:
事奉国君可以治理一个国家,但不如弘扬佛法可以济万邦;成亲可以建立一个家庭,但不如宏大教义能够教化整个人世间。父母给与的发肤不可毁,那是世俗人的说法。只是我的德行还不够高远,不能兼被,我因此而感到惭愧。然而积箦土可以成山,亦寄希望于从小处做起。而且,我现在穿着佛家的袈裟,拿着锡杖,饮请泉水,咏诵《波若经》,虽王公贵族华美的衣服,各种山珍海味的膳食,铿锵美妙的音乐,光彩讳晔的美色,我都不与它相换。你若有心,可以同归佛门。当然人心各异,就象人各有面,你不信奉佛法,就象我不钦慕世俗一样。杨氏啊,我们永别了!万世的姻缘,从今天就断绝了。时光一闪而过,时不待我,佛门人当以日损为志,俗家人当以及时为务。你既年轻又有品德,应当赶快找个好人家,不要再想我了,以免坐失大好年华。
又回赠诗五道,其中一首说: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罪福良由已,宁云已恤他。
答苕华诗。魏晋。竺僧度。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罪福良由已,宁云已恤他。
九日登青山。唐代。朱湾。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柳梢青·澹云微月。宋代。管鉴。 澹云微月。又是一年,新秋佳节。天上欢期,人间何事,翻成离别。清尊欲醉还歇。怕饮散、匆匆话别。若是经年,得回相见,甘心愁绝。
五日诗。南北朝。魏收。 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暄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
春山八事 其六 春月。明代。郭之奇。 春色淡疏烟,夜月涵深静。山居无一事,缓步苍松岭。所思不可见,所见徒耿耿。谁开大海容,忽吐高峰景。已得惠风吹,岂受繁霜儆。疏林漏其辉,复上幽人领。幽人意若何,独向飞轮请。夜光尔何德,死育须臾顷。可怜人异月,一去难追省。每当春月和,长恨秋月冷。安知长恨人,不是婵娟影。方春抱玉华,流照归人境。
和尹叔见寄 其二。宋代。李正民。 心似行云忆故山,干戈满地欲归难。愁肠索寞频浇酒,病骨支离懒正冠。郑太田多犹乏食,阮公钱入便辞官。久知身世皆如梦,万事何须苦控抟。
田家早秋。明代。区怀年。 茅屋几家村,村酤老瓦盆。浃旬收黍稻,随地散鸡豚。涧响先通牖,山光半到门。西风一夜发,作意护兰荪。
春景 风起春灯乱。宋代。刘辰翁。 故是春风起,香尘暖未曾。暮寒惊翠袖,春影乱华灯。泠浸朱门月,吹成碧海冰。沙河三五夜,火树几千层。金炬开莲岛,银花飐玉绳。一声清跸远,冷落内前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