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襄州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竹。唐代。朱放。 青林何森然,沈沈独曙前。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箨卷初呈粉,苔侵乱上钱。疏中思水过,深处若山连。叠夜常栖露,清朝乍有蝉。砌阴迎缓策,檐翠对欹眠。迸笋双分箭,繁梢一向偏。月过惊散雪,风动极闻泉。幽谷添诗谱,高人欲制篇。萧萧意何恨,不独往湘川。
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唐代。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唐代。朱放。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唐代。朱放。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送魏校书。唐代。朱放。 长恨江南足别离,几回相送复相随。杨花撩乱扑流水,愁杀人行知不知。
送张山人。唐代。朱放。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唐代。朱放。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剡溪行却寄新别者。唐代。朱放。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秣陵送客入京。唐代。朱放。 秣陵春已至,君去学归鸿。绿水琴声切,青袍草色同。鸟喧金谷树,花满洛阳宫。日日相思处,江边杨柳风。
灵门寺赠灵一上人。唐代。朱放。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泳得男再蒙后村先生和除字见寄戏和一首。宋代。林希逸。 贫惯人人嗤不管,老惭幼幼念难除。有孙何必位为喜,戏父谁云翁不如。夫子忘年容撰屦,长文何日抱随车。殷勤好伴腰镰叟,莫学娇痴女觅鱼。
樱桃花下。唐代。李商隐。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元代。周砥。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閒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
答何凝生见过。明代。区怀瑞。 聆君伐木咏,千里夙相亲。命帙非今世,停车即故人。翻阶香草暗,照槛海榴新。复此玄珠赠,应怜象罔真。
九日与杏侪登塔冈。。盛昱。 象教已无力,巍然塔尚存。登高酬令节,落日满荒原。未藉扶筇健,无妨坐石温。江村老博士,相对澹忘言。
过丰城剑江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 江来万里独何求,剑去千年不可留。夜半霜华生月色,还疑精气逐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