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出山相。宋代。释祖珠。 半夜逾城往雪山,龙楼凤阁绝跻攀。如今辊出草窠里,一个闲人天地间。
偈三首 其二。宋代。释祖珠。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沥尽野狐涎,趯翻山鬼窟。平田浅草里,露出焦尾大虫。太虚寥廓中,放出辽天俊鹘。阿呵呵,露风骨。等闲拈出众人前,毕竟分明是何物。
锺太君挽诗。宋代。洪咨夔。 护额锦裁帕,扶腰珠络衣。几回呼使进,尽日醉言归。径古梅成荫,堂深桂合围。重来无复拜,春色黯斜晖。
初夏幽居。宋代。陆游。 东园梅熟杏初丹,老子披襟每不冠。古砚坡陀麝煤绿,小山葱蒨石盆寒。移床剩欲眠松坞,鼓枻还思泊蓼滩。未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
登拟岘台。明代。吴与弼。 城据东南胜,台分襄楚名。人烟萦近市,竹树杂长汀。愁逐登临散,神因眺望清。穷通看万物,未易达浮生。
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 其二 逍遥岩。元代。杜本。 鹏抟九万里,篱鴳飞咫尺。所以达观人,亦各适其适。
山行五首 其三。明代。郑潜。 千林竹死皆成纸,万陇丛生总是茶。空谷云深疑路断,绿阴流水有人家。
郡楼望九华歌。唐代。霍总。 楼上坐见九子峰,翠云赤日光溶溶。有时朝昏变疏密,八峰和烟一峰出。有时风卷天雨晴,聚立连连如弟兄。阳乌生子偶成数,丹凤养雏同此名。日日遥看机已静,未离尘躅思真境。子明龙驾腾九垓,陵阳相对空崔嵬。玉浆瑶草不可见,自有神仙风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