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双燕。曾识桃花娇面。别时黄柳初垂。又见高楼絮飞。飞絮。
飞絮。那得不教春去。
转应曲 其二。唐代。樊增祥。 双燕。双燕。曾识桃花娇面。别时黄柳初垂。又见高楼絮飞。飞絮。飞絮。那得不教春去。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秋夜作 其一。清代。邵晋涵。 英英西山云,霏霏被高树。明月无余晖,飞来落何处。江草日萧疏,江花淡容与。想见羽衣人,乘月披云去。即目媚芳华,孤怀感羁旅。云中君不来,风铃夜深语。
浣溪沙 春画二首 其一。清代。王于臣。 燕滑莺娇特地过。不禁琐碎上心窝。起无聊赖卷湘波。一串游丝牵舞蝶,十层晴影矗群螺。香车钿縠奈他何。
一字至七字观周曾秋塘图有作。宋代。龚开。 秋,秋。潇洒,清幽。人静处,水边头。波纹细细,风色飕飕。鸥鹭情相狎,凫鹥乐自由。疎苇败荷池沼,白苹红蓼汀洲。几竿渔钓去已尽,一段晚云寒不收。
乙酉三月泛舟梧江偶述 其二。明代。符锡。 岁晚部兵归幕府,早春仍上梧州船。时人休讶予官散,捕盗新兼理税钱。
答仲宽。宋代。释绍嵩。 强半年光属苦辛,生涯如在旧山贫。江南江北闲为客,人去人来恨转新。节裹且追千载事,胸中别作一家春。明年此会知谁健,不问苍生问鬼神。
江行。明代。丘浚。 缓步沙头散晚愁,行随流水向东流。山吞落日红垂没,树接飞云白暂留。暝色入林天向夕,凉风飘叶景初秋。閒中却忆沧浪叟,高卧忘机对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