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好景梦中过。将寿补蹉跎。天宝宫人,贞元朝士,一例邈山河。
谁唱当时供奉曲,老矣敬新磨。卌载名场,使君与我,天下恐无多。
少年游 其三。唐代。樊增祥。 春明好景梦中过。将寿补蹉跎。天宝宫人,贞元朝士,一例邈山河。谁唱当时供奉曲,老矣敬新磨。卌载名场,使君与我,天下恐无多。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华山中断浊河开,浪打雷门势莫回。巳铲潼关为汉垒,更分仙掌作秦台。
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释咸杰。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佛功德海既难量,吾君圣寿亦如是。
次韵蒋颖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韵。宋代。苏颂。 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心迷真赏奇,竟觉旅游倦。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楼台郁相望,无异挂盘线。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荣华一朝尽,金石空残片。款识刻犹存,排衙行不乱。虚亭复增修,郡府馀壮观。故人柏台彦,早岁历监殿。自从交臂来,几回伤聚散。声光日以高,使节复频换。江湖偶追陪,旬浃停车传。更有山林期,兹焉适予愿。
与友约游仙井。明代。陈献章。 仙井会容双眼到,病躯须著一筇扶。春风有客来相问,何日扁舟进所如。世道难交终索寞,幽居拟卜只虚无。凭君寄语山灵道,欲傍啼
玉钩斜。明代。汪琬。 月观凄凉罢歌舞,三千艳质埋荒楚。宝钿罗帔半随身,蹋作吴公台下土。春江如故锦帆非,露叶风条积渐稀。萧娘行雨知何处,惟见横塘蛱蝶飞。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唐代。白居易。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游茅山二首。唐代。李中。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夷希何许叩,松径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