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连三月。梦惊回,群魔乱舞,残星明灭。谁与先生传好语,帘外啾啾唧唧。
是双燕飞来海阙。岂有人间成长夜,渐海东霞起蒸天赤。
青山在,青林出。
十年前事宁堪忆。有多少沾巾儿女,一朝诀绝。谁信蛾眉螓首里,有此崚嶒风骨。
敢戟指璇宫妖孽。独为元勋悲早逝,摘青松翠竹标高洁。
长相勉,霜筠节。
金缕曲 病起示海燕。唐代。王季思。 一病连三月。梦惊回,群魔乱舞,残星明灭。谁与先生传好语,帘外啾啾唧唧。是双燕飞来海阙。岂有人间成长夜,渐海东霞起蒸天赤。青山在,青林出。十年前事宁堪忆。有多少沾巾儿女,一朝诀绝。谁信蛾眉螓首里,有此崚嶒风骨。敢戟指璇宫妖孽。独为元勋悲早逝,摘青松翠竹标高洁。长相勉,霜筠节。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送孟宾于。唐代。马致恭。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寄贶醉妹令旦。清代。陈忠平。 访道不知处,翻令眷念深。青溪夹翠嶂,凤鸟依梧林。日与云舒捲,夜同猿啸吟。傥能携一梦,蚁盏话初心。
罗汉岭上古杉。宋代。释居简。 一亩蔽苍苔,昙猷手自栽。滴高零露馥,蟠厚烈风哀。黛色垂云黑,丹心阅世灰。儿孙几度老,独立暝云隈。
观猎篇。明代。徐渭。 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箭叫饿鸱,龙腾快马。趁鹿逐獐,解绦掣锁。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自来此州,杀贼不暇。皂雕气销,韩卢魄堕。昨见儒生,衣长履大。入揖令公,挥金不谢。抽笔制词,弯弓辄射。住释挟屠,刳牛食鲊。外枯中腴,无所不可。促骑请邀,徵徒出野。牵犬莫迟,见兔辄打。傥遇大兕,一发断髁。为先生寿,引满十斝。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赠刘进夫还永丰兼寄罗养明杨荣敷罗清极湖西诸友 其二。明代。陈献章。 一峰原上夕阳斜,云掩閒门几树花。见说西风吹不死,散分春色与邻家。
送人游。唐代。方干。 沧茫大荒外,风教即难知。连夜扬帆去,经年到岸迟。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或有归风便,当为相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