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盦登七十,苏盦亦六十。
海滨成二老,觞辰差旬日。
一楼一天帝,据之各无匹。
乙盦杜德机,奇哀寄示疾。
苏盦徇变雅,腾吟如草檄。
二子痴则同,苏盦益傲物。
不知老将至,胸伏万锐卒。
待世非弃世,天护龙蛇蛰。
屋山垂海云,揽结溢渴笔。
传观助张目,余年六十七。
读郑苏盦六十感愤诗戏和代祝。唐代。陈三立。 乙盦登七十,苏盦亦六十。海滨成二老,觞辰差旬日。一楼一天帝,据之各无匹。乙盦杜德机,奇哀寄示疾。苏盦徇变雅,腾吟如草檄。二子痴则同,苏盦益傲物。不知老将至,胸伏万锐卒。待世非弃世,天护龙蛇蛰。屋山垂海云,揽结溢渴笔。传观助张目,余年六十七。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云林松鹤画本。宋代。章甫。 鹤擅九皋鸣,松推百木长。品格并高超,漫言一无两。类聚物且然,相于非勉彊。画意妙倪迂,清标亦吾党。
长信宫词。宋代。陆游。 忆年十七兮初入未央,获侍步辇兮恭承宠光。地寒祚薄兮自贻不祥,谗言乘之兮罪衅日彰。祸来嵯峨兮势如坏墙,当伏重诛兮鼎耳剑鋩。长信虽远兮匪弃路旁,岁给絮帛兮月赐稻粱。君举玉食兮犀箸谁尝?君御朝衣兮谁进熏香?婕妤才人兮俨其分行,千秋万岁兮永奉君王。妾虽益衰兮尚供蚕桑,愿置茧馆兮组织玄黄。欲诉不得兮仰呼苍苍,佩服忠贞兮之死敢忘。
元宵 其二。明代。程通。 金吾弛禁任更阑,巷陌游人自往还。灯火今宵同万国,蓬莱何处是三山。柳霞泼瓮春如海,梅雪沾衣夜不寒。一笑相逢总忘寐,不知身世在人间。
沧浪曲。宋代。张方平。 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
具区耕隐歌为盛征士作。元代。谢应芳。 脱屣东华尘,结庐太湖滨。蓬藋开小径,桑麻接比邻。金门玉堂梦不到,烟蓑雨笠情相亲。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栏健如虎。西山不知谁采薇,南山不知谁采芝。我耕我田食我粟,岁晚复有冰壶齑。悲歌笑甯戚,夜半犹未已。人间闲是非,何用污牛耳。绿阴系牛春昼闲,樵童随我看青山。日莫归来一壶酒,牛棘花前开笑口。笑问侬家子若孙,知我犁锄佳趣否?岂不见苏秦为无二顷田,六印累累苦奔走。到了落祸阬,虚名何足取。鹿门庞,真我友。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四。清代。许传霈。 学字还须学读书,旅窗消遣日之馀。何期此意先窥透,朝晚课功不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