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楼台接海居,紫霞辉暖染衣裾。
五噫赁庑鸿光在,下潠归田陶翟如。
以美人伦成教化,白邀天籁与吹嘘。
逃秦仙眷依诗卷,图续花源不妒渠。
余尧衢同年古稀偕老图题句寄祝。唐代。陈三立。 窈窈楼台接海居,紫霞辉暖染衣裾。五噫赁庑鸿光在,下潠归田陶翟如。以美人伦成教化,白邀天籁与吹嘘。逃秦仙眷依诗卷,图续花源不妒渠。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十四。宋代。释普度。 风号寒,霜凛冽。屋浪崩腾,飞银撒雪。截流过者,未称全提。作死马医,暖气相接。倒腹倾肠一线通,月明不借芦花白。
沁园春。元代。白朴。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最知伯牙。愧我投木李,得酬琼玖,人惊玉树,肯倚蒹葭。风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重携手,似仲宣去国,江令还家。门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看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玉盂旋洗,竹里供茶。朱雀桥荒,乌衣巷古,莫笑斜阳野草花。寒食近,算人生行乐,少住为佳。
题豁然亭。宋代。曾丰。 恍如仙去忘来踪,意者骑鲸否驭风。从使一身群有外,委蛇双眼太虚中。从教宝藏空华盖。自与河沙色界融。道是豁然犹未是,豁然无色也无空。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十五 仲春振振。魏晋。傅玄。 仲春振旅。大致民。武教于时日新。师执提。工执鼓。坐作从。节有序。盛矣允文允武。搜田表祃。申法誓。遂围禁。献社祭。允以时。明国制。文武并用。礼之经。列车如战。大教明。古今谁能去兵。大晋继天。济群生。
余祷雨龙湫翼日响应儿子兴之有诗纪实仲文季。宋代。喻良能。 龟龄昔祷五龙调,曰雨而雨若有期。我无能为此云役,云螭何事不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