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荒寒傍卫河,多年仆仆此经过。优伶老得头如雪,犹拨琵琶唱艳歌。
兴济旅店。唐代。崔旭。 古县荒寒傍卫河,多年仆仆此经过。优伶老得头如雪,犹拨琵琶唱艳歌。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
崔旭。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三。元代。黎伯元。 有弟有弟兮雁行,三人将老一弟亡。谁知生别成永诀,魂招不来我涕滂。鹡鸰在原心衋伤,况我飘泊值寇攘。呜呼三歌兮歌且止,苍生无数遭兵死。
乌桕树。元代。张翥。 巾子峰前树,逋仙句最工。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郑老惟书柿,崔郎只咏枫。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
挽刘处士 其一。。张元祯。 亭亭风度出尘寰,翠竹高梧集凤鸾。诗思剩传唐制作,家声不堕汉衣冠。南柯梦断秋风惨,北海樽空夜月寒。正是乡人哀不尽,兽袍乌帽画中看。
游洞霄宫。宋代。王与能。 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
感皇恩 次子骧节使示赵内翰韵。元代。蒲道源。 家□本吾儒,六韬能晓。从事和林十年了。一麾才把,尤被揶揄嗔早。漠城官满,人传道。郊次攀留,马前持抱。□□殷勤尽癃老。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天公终料理,桑榆好。
离恨曲寄孟阳 其二。唐代。张乔。 剪剪清风冷篆烟,离思萦恨夜如年。无端见面无端别,憔悴春怀恼薄缘。
挽周孟简长史。明代。杨士奇。 翰苑飞腾二十春,同乡同署更情亲。灯前对酒觥筹数,竹里联诗兴韵新。梁苑延枚心不展,湘江吊屈叹何频。俄闻瘗玉桑园上,老泪潸潸为故人。
清平乐 春日 见继昌《左庵词话》。清代。钱瑗。 柳摇花颤。吹遍东风软。好梦惊回莺百啭。天远何如人远。乍寒乍暖无凭。一宵几遍阴晴。猜着天公情性,算他真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