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题烈女庙。唐代。王逢。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善哉行 其二。明代。释函可。 南有佳人,颜色静好。爱而不见,郁我怀抱。昨日犹壮,今日已老。何以却之,出门刈稻。心洞雨晴,目开天扫。悠哉悠哉,孰知大道。仰掇玄露,俯拾瑶草。薄言置之,无求是宝。树下一宿,日中一饱。古之圣贤,无他谬巧。众荣亦荣,众槁亦槁。瞻彼蚩蚩,惄焉如捣。
登姑苏怀古。宋代。顾逢。 高台登眺处,凉思爽衰颜。只此阑干外,不知多少山。龙收残雨去,鹤带断云还。一片兴亡恨,越来溪上閒。
终身误。清代。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綵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
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閒兴废岂须怜。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二。明代。罗洪先。 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綵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閒兴废岂须怜。
钟山。唐代。李兼。 白鸟江天阔,青山佛阁重。影孤寒日塔,声殷暮烟钟。异世文中选,当时镜里容。犹传遗蜕骨,只在此高峰。
志感。清代。陆次云。 人生当遗显,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朱轮来北阙,土室访西郊。古道今还在,淳风近有巢。
军中遗稿 其六。明代。张家玉。 渔阳鼙鼓动燕京,若个传来骂贼声。记得当年颜太守,洛阳桥畔舌纵横。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浙西水平远,浙东山偃蹇。使君是中人,胸次极收卷。伫舟固佳处,超览更胜践。智匠一何深,天藏一何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