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仰千岩内,超然与世违。采芝为口食,纫槲作身衣。
瀑水淋苔磴,湫云渍草扉。閒吟竺仙偈,几度历斜辉。
拟寒山子诗六首 其四。唐代。行端。 偃仰千岩内,超然与世违。采芝为口食,纫槲作身衣。瀑水淋苔磴,湫云渍草扉。閒吟竺仙偈,几度历斜辉。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残梦。清代。鄂容安。 残梦不离枕,东窗渐渐明。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
计日班师颂止戈,乘箕忽地白云窝。大星落处光芒在,群马悲馀涕泗多。
但有图书遗败橐,空烦士女致虞歌。江山不改民完聚,忍见萧然丹旐过。
惠献贝子功德诗八章寄呈德济齐制府并序 其五。清代。张湄。 计日班师颂止戈,乘箕忽地白云窝。大星落处光芒在,群马悲馀涕泗多。但有图书遗败橐,空烦士女致虞歌。江山不改民完聚,忍见萧然丹旐过。
净业庵。明代。释今无。 五峰皆暮雪,八石尽朝烟。路转无人迹,溪寻见鸟眠。楸梧犹往日,钟磬是何年。一饭从僧乞,扶筇又渺然。
滹沱秋涨行。元代。王恽。 君不闻蒙庄说秋水,两涘犹见马与牛。今年滹沱水大涨,墟落濈濈生鱼头。云蒸老雨注万壑,上不少止下可忧。冯夷不受土所制,黑浪怒蹴鼋鼍游。望洋东视誇海若,似愤蛙比跳跃井坎湫。金行气肃坎宜缩,狂澜不逐西风收。东行我济小范口,水势淼漭方淫流。秋禾尽为鱼鳖饵,庐舍漂荡迷田畴。二年旱暵例乏食,彼稷幸得逢今秋。嗟哉一饭到口角,渰没无望将谁尤。河防久废不复古,惟预揵治为良筹。翻堤决岸势不已,虽有人力谁能谋。近年遇灾幸无事,其或成患徒嗟诹。两河农民被灾者,逃避无所栖林丘。夜深投宿闻聚哭,悲声暗与虫声啾。
慈母爱。元代。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荷塘记趣二首 其二。近现代。罗锦堂。 荷叶擎天只一抹,风吹白露珍珠颗。蝴蝶恋花去又来,蜻蜓点水鱼儿躲。
拟古 其二。宋代。吕本中。 寒鸡不能晨,苦雨自朝夕。上为云雷巢,下乃龙蜃宅。坐怀阴外天,缺月挂残魄。少来可喜人,牖户陈玉帛。平生千万言,略省二三策。牛山所种木,日在斤斧厄。念君十年心,使我双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