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
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赋得牡丹因感旧游同辈。唐代。王恭。 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韩孟郁。明代。李孙宸。 堂开背郭旧论文,坛坫谁人不让君。造物有灵供彩笔,声名何意借青云。山中宦带烟霞色,南海归寻鸥鹭群。相过未须言兴尽,剡溪春雪正纷纷。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 其七 泉琴风弄。明代。黄衷。 明珠迸落玉盘深,松叶翻涛度远林。一奏未终天地白,人间徒想洞庭音。
简张安国。宋代。章甫。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气吞云梦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经似。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余事耳。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厘功。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送岳州蒋节推。宋代。徐玑。 湘水知几派,到湖相合流。烟深云梦晓,风静岳阳秋。送子方行役,令予忆旧游。文书时正省,赋咏可登楼。
喜雨。唐代。殷尧藩。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寄筹堂。金朝。李俊民。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贤帅文章蕴藉深,云川倾盖便同心。掀髯谈道檠灯灺,抵足论文塞月沈。
有眼句中君得意,无弦琴上我知音。乘舟误捉波中月,莫学当年李翰林。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 其八。元代。耶律楚材。 贤帅文章蕴藉深,云川倾盖便同心。掀髯谈道檠灯灺,抵足论文塞月沈。有眼句中君得意,无弦琴上我知音。乘舟误捉波中月,莫学当年李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