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適诗)。唐代。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咏庭中槐和四家兄兼邀诸客同和 其一。明代。区大相。 幸植华轩下,敷荣自上春。叶稠欺暑散,枝迥带烟新。秀色过仙院,浓阴覆四邻。谬承嘉树誉,滥许映台辰。
琴士王彦辅。元代。黄玠。 八音各殊器,可贵在丝属。弦歌皆雅调,清庙特于穆。斯人久已逝,唱咏不可续。似闻汉中叶,犹传鹿鸣曲。旧谱今尽非,虚声以相逐。琵琶马上啼,箜篌水中哭。弛张异所宜,弦高哀响促。庶子一洗之,高弹继遗躅。
阆人蒲君锡提举。宋代。饶节。 一喏推翻十二峰,三乘四库当时通。自闻百丈下堂句,已破提婆外道宗。画角晓吹深径雪,寒梅晴放小塘风。孤峰顶上他年事,又是筹盈石室中。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唐代。白居易。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秋日东郊作。唐代。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画堂春 即景。清代。洪炳文。 青山半角隐斜阳。梧桐庭院招凉。何时梦入水云乡。一枕黄粱。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多情秋士更神伤。搅断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