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柳树乌争宿,
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乌栖曲。唐代。王昌龄。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中宵。唐代。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宋代。陈著。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可太匆匆。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玉汝遗橄榄。宋代。梅尧臣。 南国青青果,涉冬知始摘。虽咀涩难任,竟当甘莫敌。来从万里外,或以苦口掷。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
草桥园涧备层阴,驾水开筵万木森。撤暑流情浮醴动,窥樽云色落杯深。
兰亭禊罢春为夏,金谷诗成古复今。拚得扶光西汜促,主人终宴尚馀心。
解柱明中翰见招草桥山庄是日孙大器管泰阶曹允大黄改庵刘胤平同其弟拙存俱集。明代。郭之奇。 草桥园涧备层阴,驾水开筵万木森。撤暑流情浮醴动,窥樽云色落杯深。兰亭禊罢春为夏,金谷诗成古复今。拚得扶光西汜促,主人终宴尚馀心。
浣溪沙 其一。近现代。卢鸿基。 万里还乡未到家。旧游咫尺也天涯。更无人可话桑麻。博士空心盘讲席,饥民微语惜鱼车。山川如画墨云遮。
寄乌先生。明代。郑真。 田园归去好从容,故旧相看梦寐中。把镜尚怜愁鬓白,持杯休惜醉颜红。歌弹长铗风生席,曲奏瑶琴月满空。应念淮山千里客,寄诗须是杜陵翁。
游洛阳宝盖寺赠长老道琼。宋代。史尧弼。 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今我虽纠缠,犹有故我存。云山时独往,一笑清心魂。旧闻宝盖峰,气压群山尊。拂衣事幽讨,烟杉转山根。道人素所懽,踊跃欣候门。清眸夹明镜,眈眈老彪蹲。招邀语密室,欢颊生春温。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从今尘境空,冰销了无痕。但觉江汉流,浩荡旋其源。至道墨相喻,不许诸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