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唐代。萧颖士。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
萧颖士。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赴慧日寺途中寄缪同知 其一。元代。克新。 舟楫南来处处过,海隅东去奈愁何。蓼花带雨红连渚,黍穗迎秋翠委波。半日帆樯行柳末,一天风月宿芦科。道逢遗老询时事,惟说州侯惠爱多。
题温日观葡萄。元代。杨载。 老禅嗜酒醉不醒,强坐虚櫩写清影。兴来掷笔意茫然,落叶满庭秋月冷。醉中捉笔两眼花,倚檐架子敧复斜。翠藤盘屈那可辨,但见满纸生龙蛇。
别杨秀才。宋代。陆游。 岁暮江头又语离,淡烟衰草不胜悲。俗人愦愦宁知子,心事悠悠欲语谁?灯暗想倾浇闷酒,路长应和赠行诗。人生但要身强健,一笑相从自有时。
端州别袁侍郎。唐代。宋之问。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
清老画双溪壁以诗谢之。宋代。王炎。 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缘诗写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纖穠任挥扫。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虽然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熟视时时自首肯,从旁见者皆称好。师言此亦吾余事,佛祖玄关须探讨。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