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减字木兰花 其五。清代。樊增祥。 眉纤腰细。可是媚楼香扇坠。娇倩人扶。侥倖青衫惹唾珠。试宽罗结。一段仙肌姑射雪。背转银缸。瞒过钗头小凤皇。
中秋前一日风雨大作林子长辄动归兴赋二绝因次其韵 其二。宋代。虞俦。 故人别来不作疏,扁舟访我得三馀。一杯相属岂易得,兴尽而返其然欤。
陆敬承有台曰来爽暇日登之漫赋 其二。明代。余继登。 登君来爽台,东望平津宅。高门临交衢,轩车填广陌。大命忽以徂,寥落非畴昔。芳树摧为薪,空庭惟鸟迹。盛衰更何常,华豪竟奚益。不如饮君酒,长歌浮大白。世事难具陈,壮士腕空扼。
和梁曹池阳道中遇雪韵。宋代。袁说友。 痴儿汩汩尚寻梅,点检花梢次第开。客里相逢秋日好,雪中重喜故人来。岁寒过我留佳句,夜半论文酹此杯。毋疾其驱行有诏,江头准拟送君回。
闻人赏给舍园白牡丹拟作。明代。徐渭。 牡丹红固好,白者更丰神。风露三更月,阑干几玉人。啼喑髽髻碧,样大酒盘银。放取端端去,扬州道上行。
春日闻人邦正招至徐氏东园。明代。李舜臣。 戚里园亭傍水开,主人延客夕阳催。城边踏草寻幽径,石上流泉浸碧苔。几亩但愁芳树歇,一春常听好莺来。颇闻绝胜兰亭日,亦忝兹游与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