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积水映苍苔,卷幔孤云落酒杯。
更尽一樽秋雨外,故山曾有几人回。
山楼对酒。唐代。王恭。 楼前积水映苍苔,卷幔孤云落酒杯。更尽一樽秋雨外,故山曾有几人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予以淳熙戊戌岁自蜀归时年五十四今三十有二。宋代。陆游。 入玉门关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岂知万里西征客,归卧家山三十年。
静安八咏录五 其五 沪渎垒。元代。唐奎。 吴淞江上袁公垒,千年何处寻遗址。石犀半落江水中,秋老芦花三十里。五百马尘今尚飞,啾啾赤子将安归?月明古堞急鼓鼙,孤臣有泪空沾衣。
东轩白芍药盛开。宋代。黎廷瑞。 宿雨卷馀芳,庭户绿阴静。玉仙从何来,服佩淡如莹。迎飙薰自远,承露色弥正。尚嫌脂粉涴,肯与赪紫竞。姚黄花中尊,择配此其称。寰尘暗京洛,偃蹇谁敢娉。当年广陵谱,艳赏非不盛。翛然林下风,政以道韵胜。过期知益希,含章隐希病。斜日下游蜂,一笑阑独凭。
怀梁弼臣。明代。释函可。 曾寻弥勒许同龛,分手人间便不堪。一木自难支半壁,三徵终不受华簪。云山已破家何在,心胆还馀面莫惭。数亩荒塘天悔祸,尚期携竹共双柑。
皇后阁端午帖子词 其四。宋代。宋庠。 楚筒结粽金盘丽,班箑裁纨玉字轻。琥枕透蚊光不灭,瑶箱乳燕羽初成。
公莫舞歌。唐代。李贺。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曲江亭阁。明代。李梦阳。 缆舟金华潭,遂陟冈上阁。蹊径阻纡郁,岩水光参错。夏林一何清,馀雨浙未落。高览景自异,况值晚霁廓。夕日明锦湍,归云拥华薄。近山聿苍翠,远岭复岑崿。旷荡感遇寓,俛仰叹今昨。不见往者悲,秪觌来者乐。顾瞻大江流,愈恨代谢速。源涌竟谁禦,谦守谅能曲。所贵遗荣名,睹义愿有勖。
斜街花事好,春融夜暖,软玉醉温香。十年尘梦远,怅望银河,一角限红墙。
空宫落叶,已恨牵、秋苑衰杨。依旧是、西山凝黛,无语泣残阳。
三犯渡江云 得北来书,日下莺花今犹胜昔,感时抚事,追和鹿潭韵。近现代。周岸登。 斜街花事好,春融夜暖,软玉醉温香。十年尘梦远,怅望银河,一角限红墙。空宫落叶,已恨牵、秋苑衰杨。依旧是、西山凝黛,无语泣残阳。休伤。爰居钟鼓,幕燕危巢,共河山无恙。谁管得、北门飞牡,东海栽桑。金銮莫问残灯事,剩雪衣、同话凄凉。成独啸,商歌韵咽寒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