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盘霜韭夜中尊,细雨清灯竹下门。不是少陵才独健,暮云春树更谁论。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六 剪韭论文。唐代。王恭。 山盘霜韭夜中尊,细雨清灯竹下门。不是少陵才独健,暮云春树更谁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四。唐代。全祖望。 驹隙难将岁序留,相看霜鬓各盈头。益公为待明农日,重约诚斋共唱酬。
渡易水怀古。清代。符兆纶。 黯黯日欲暮,萧萧风正寒。策马渡此水,荒荒路行难。虎狼肆其虐,发怒上指冠。吾志纵不遂,吾事则已完。剑术亦小技,负义非所安。悠悠论成败,千载空波澜。
满庭芳。明代。王世贞。 碧屿遥攒,绿波新剪,淡月微晕梨花。薄罗香袖,十指秀琼芽。任不寒暄半语,背人处、犹自怜他。那堪更,朱唇皓齿,锦字走龙蛇。瞥然还暂去,司空见惯,老子难挨。强将来、对盏眉语交加。怕被旁人看杀,洛城里、难坐羊车。临岐约,羃䍦过访,休许露些些。
梅花集句 其七十三。金朝。李龏。 老去青林又一霜,折花镜里忆新妆。几回梦作花间蝶,不怕清寒嗅冷香。
已亥杂诗 313。清代。龚自珍。 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惠山妆成要妆镜,惠泉那许东北流。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
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讶题残红藕,书来犹问,向时吟卷。
月下笛 分虎客秣陵,龚蘅圃属以书来索予倚声,即用蘅圃寄融谷调奉简。清代。李良年。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讶题残红藕,书来犹问,向时吟卷。望断。江南岸。梦桃叶莺捎,柳丝鸦散。昔游系缆,潮痕云影频换。镵诗忆扫僧墙粉,了翠壑、前盟未晚。便结个、小茅斋,斗尔一双斑管。
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唐代。羊士谔。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水调歌头 其二 崇祯丁丑正月初卜日迎春。明代。俞彦。 简点王正历,大吉丑到从魁。已过开岁旬满,香漏尚残灰。元旦椒花献颂,人日金花剪胜,都作庆新杯。为滞东皇驾,还待土牛催。稽典礼,戒农事,谨三推。老夫无用,只管问柳与寻梅。梅向阶前破萼,柳在陌头舒眼,如见故人回。定把春婪取,轻肯放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