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亩山田沉一秋,酿成宁羡醉乡侯。兴来独共邻翁酌,不问农家识字游。
田家新酿。唐代。王恭。 数亩山田沉一秋,酿成宁羡醉乡侯。兴来独共邻翁酌,不问农家识字游。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韵程泰之正字 其五。宋代。王十朋。 卧闻征雁作回音,遥想吾庐玉满林。乘兴扁舟定归去,草堂深处伴猿吟。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九。明代。王世贞。 千金蓄稚鼎,万金买良药。未必悬鹑子,翻恋人间乐。
九月六日催菊赋得何字。明代。唐之淳。 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十分犹较三分少,九日争先二日多。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花神好雨匆匆发,莫负公家金叵罗。
送钤辖馆使王公。宋代。程戡。 归骑翩翩去路赊,郁葱佳气望天涯。艰危剑阁三千里,惠爱刀州十万家。龙尾道边瞻日彩,鹿头关外别春华。金明扈从宸游处,休忆连年泛浣花。
至道乙未蜀中送人东归。宋代。张咏。 绿杨阴里卓旌旃,一曲离歌独泫然。顾我无才狂似鹿,羡君清节直如弦。锦城寇难初平日,帝里春和入谒天。好竭忠诚佐真主,莫教奸佞苦妨贤。
清思诗五首 其二。南北朝。江淹。 师旷操雅操,延子聆奇音。玄鹤徒翔舞,清角自浮沉。明琯东南逝,精丝西北临。白云瑶池曲,止使泪淫淫。
题文殊寺 其二。宋代。沈辽。 月落山时鱼鼓鸣,华堂不动夜来灯。人间扰扰方多事,谁似炉间白发僧。
次韵庭藻天申节锡燕书事。宋代。周紫芝。 千秋舞马初登床,新歌乐府传霓裳。当时提封三万里,人间何处无农桑。迩来重见太平日,侍臣复上开元觞。云门一阕天乐奏,瑞兽三尺南金黄。师臣拥佩燕旨酒,虎臣杖节严秋霜。成功乃自师尚父,异姓不数汾阳王。紫皇万岁寿明主,斗魁六宿来文昌。三呼往往出灵岳,由汉以来无此祥。诸公自是列宿数,玉阶合望重瞳光。圣朝御极日杲杲,风雨顺序天苍苍。虞阶已复罢干羽,汉郡会看开乐浪。小臣拜手亦稽首,愿祝地久仍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