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临川日,江山属壮游。羡君今出守,于此复鸣驺。
地以红泉胜,亭馀碧涧幽。遥知词赋手,千载揖风流。
送丁德卿出守抚州。唐代。李舜臣。 康乐临川日,江山属壮游。羡君今出守,于此复鸣驺。地以红泉胜,亭馀碧涧幽。遥知词赋手,千载揖风流。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秋晚归棹。清代。王继香。 病起出访友,一棹乘风轻。回舟趁斜照,秋气分外清。遥山何蜿蜒,秀极不可名。层云漏日气,白如匹练横。风禾翻青黄,霜枫交碧赪。澄江泻浩瀚,长桥势如扃。菱罫迷归途,鸥凫导之行。港曲农户聚,树古村社灵。隔坞动歌吹,渔唱若为赓。莫色苍然来,勌羽还林坰。日落万象隐,但见佛火明。一星冷萤度,四野寒螀鸣。掩篷瞑趺坐,身仄心转平。须臾达北郭,街
陪饶计使至北苑焙。宋代。赵汝腾。 东风未绿无边草,北苑先抽绝品芽。六辔行山清雾潦,一枪入焙带烟霞。凤呈奇羽名仙麓,龙护香泉供帝家。万碾玉尘飞动处,鬼犹劳矣况人耶。
题招提院静照堂。唐代。张贲。 瓶锡为生久,门阑过客疏。于间见真寂,燕坐此清虚。事事皆身外,悠悠度岁馀。如何繁草木,还长旧庭除。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明代。吴与弼。 联辔儒冠顾匪才,春风揖别话金台。残书数卷青山曲,满赖馀光烛草莱。
玉楼春·梨花,用欧阳炯体。清代。夏孙桐。 落尽桃绯飘柳线。只觉春游心意懒。小园昨夜又东风,花事棠梨开别馆。玉燕交飞帘乍卷。夕照余红浑不掩。一庭香雪悄无人,啼到杜鹃春已晚。
写怀三首 其一。近现代。吕碧城。 大千苦恼叹红颜,幽锁终身等白鹇。安得手提三尺剑,亲为同类斩重关。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玄英吹尽一冬阑,百里同君共岁寒。下榻几能过仲举,独传篇咏可人看。
鹧鸪天·一夜冰澌满玉壶。宋代。石孝友。 一夜冰澌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门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兰看鲤趋。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