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葡萄酿,祗凭玉露斯。愁多须此仗,禄薄本相宜。
束带陶将去,登楼粲有思。何言顽与圣,更尽手中卮。
尝酒。唐代。李舜臣。 岂是葡萄酿,祗凭玉露斯。愁多须此仗,禄薄本相宜。束带陶将去,登楼粲有思。何言顽与圣,更尽手中卮。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望江南 晚思。清代。沈谦。 天已晚,还自怕登楼。山底淡云轻似梦,灯前寒雨细如愁。人问嫌抬头。
寒悰 其一。清代。孙原湘。 一寸工夫一寸金,不多时别更情深。相看消瘦还如旧,孤负清秋直到今。悲喜此时难露面,寒暄常语亦关心。茶瓯暂作留君计,不是临行不教斟。
江城杂咏七首 其二。元代。张仲深。 西风满天地,行子夕阳前。南浦人争渡,清江夜有船。异乡孤客泪,隔竹小家烟。风物今如此,登临一惘然。
近村。宋代。陆游。 家居每思出,出亦无与游。江山岂不佳,乃复生我愁。不如适近村,家家业农畴。深巷鸣鸡犬,长陂下羊牛。枣熟稻当获,桑落酒可篘。宁无宾祭须,柿栗良易求。医翁日过门,得药疾自瘳。婚嫁不出村,百世加绸缪。我来每绝叹,恨不终岁留。人生正应尔,底事须王侯!
少年游。宋代。朱继芳。 紫陌寻芳爱马迟,一春能得几晴时。海棠露重衣全透,杨柳风微帽半欹。大白引浮银凿落,小红吹彻玉参差。人生行乐须年少,莫等星星满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