禫服怜残息,闲园学种蔬。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
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
禫后。唐代。李舜臣。 禫服怜残息,闲园学种蔬。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和阅明妃传。宋代。赵希逢。 青冢今成土一堆,娇容埋玉恨难开。无端当日毛延寿,轻把毫端巧作媒。
夏景述怀二首 其一。明代。梁储。 酷暑人间得思长,晓来先赐近臣汤。宫中亦有求贤渴,一曲薰风意自凉。
游平湖报本废塔院。清代。金居敬。 劫余废寺两三椽,佛像僧龛并渺然。湖石似山幽径立,土花如毯古碑眠。空梁有燕营新垒,坏塔无人落断砖。鼓勇登临最高顶,振衣红日白云边。
五美吟·绿珠。清代。曹雪芹。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题松崖图。明代。袁华。 青山上无极,白云冠其颠。旭日照高林,丹碧何鲜妍。中有学仙者,冥栖遗世缘。天风鼓海涛,和以朱丝弦。斸苓采白石,汲涧煮清泉。挥手谢时人,飞行凌紫烟。
种水仙酴醿。宋代。喻良能。 酴醿水仙皆玉英,请借汝南言以评。水仙内润叔慈似,酴醿外朗似慈明。
拟司马相如琴歌代文君答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凤兮凤兮鸣噰噰,雄将飞兮雌将从。天寒惨惨多悲风,双翮欲举心所同。山石可凿金可镕,妾心皎皎如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