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送傅御史归省。唐代。李舜臣。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秦军汉垒未应休,北斗朱旗闪橹楼。氛祲几年腾盾鼻,搀枪五夜映旄头。
违时剧孟无长策,戡乱兀戎有壮猷。羽檄海滨今又炽,那能不廑杞人忧。
寇报叠至家人自枝园促余归复接海泛之警感赋二首并似参戎朱公 其二。明代。韩晟。 秦军汉垒未应休,北斗朱旗闪橹楼。氛祲几年腾盾鼻,搀枪五夜映旄头。违时剧孟无长策,戡乱兀戎有壮猷。羽檄海滨今又炽,那能不廑杞人忧。
送范舍人还朝。宋代。陆游。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共赋行田。元代。张弘范。 不屑人间事业忙,日迷歌舞少年场。楼台夜月延佳客,花竹春风拥谢娘。笑倩钗金挑烛影,醉嫌杯玉擘橙香。谁知原上农家子,鞭袅残星晓露凉。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二。明代。黄衷。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送王君冕归长安。元代。宋褧。 去国三千里,登科二十年。盍簪方晤语,分袂忽言还。书帙休晨检,诗筒息夜传。更无吟偪侧,惟有恨缠绵。
入山歌 其四。清代。吴性诚。 朅来搆隙失邻好,水社杀机藏已早。谍谋暗引贪利徒,灭虢还从虞假道。伪呼庚癸乏军粮,欲向山中乞鹿场。矫称官长张红盖,袭取其社不可当。壮者仅免幼者死,老妇饮刃屠稚子。开廪运粟万斛多,其馀一炬屋同燬。野掠牛羊室括财,弓刀布釜尽搜来。可怜更有伤心处,掘遍冢墓抛残骸。兔脱纷纷窜岩曲,祗解哀号不解哭。愁云白日惨昏沉,峰罅偷窥仇起屋。筑土星罗十二城,蜂屯蚁聚极纵横。分犁划亩争肥瘠,不管蚩蚩者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