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玉水记方流。宋代。林希逸。 玉水何从记,工因卞璞求。若非藏异宝,那得有方流。远派来玄圃,潜珍向某洲。璧沉疑月在,斗折认波浮。山鬼休持献,江神不暗投。磬襄何入海,应为访鸣球。
送黄司训致政还广西。明代。邵宝。 七年頖水赋菁莪,回首苍梧柰远何。贞节平生亲力苦,武阶初命弟情多。寄书西去愁仍积,迎养东来乐已过。行不可留空怅望,九疑云尽洞庭波。
长亭怨慢。清代。杜文澜。 竟偷被、东风吹暮。绮销香、画桥飏絮。燕子归来,一襟幽怨向谁语。落花蛛网,偏不放、春魂去。后约问蔷薇,早拍遍、阑干无数。空误。甚年华似水,却把旧愁留住。新寒未减,尚负手、玉阶寻句。待检点、小扇轻衫,笑呼酒、烟萝深处。奈树外斜阳,还惹残莺啼苦。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07。宋代。王安石。 明明汉月空相识,道路只今多拥隔。去住彼此无消息,时独看云泪横臆。豺狼喜怒难姑息,自倚红颜能骑射。千言万语无人会,漫倚文章真末策。
雨宿祁门道中。宋代。吴龙翰。 乘骖古渡头,景色十分幽。山雨敲诗梦,溪流赴客愁。寒禽知警夜,高树故吟秋。壮志难磨尽,终期汗漫游。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宋代。廖刚。 薄宦虚名岂所誇,千金归去旧生涯。百龄慈氏颜犹渥,三任仙郎鬓未华。雁信巳传芳字锦,鹊声应傍小窗纱。后园春色浓如酒,明日输君即到家。
次陈敬德卜居河阳韵(二首)。金朝。张著。 山窗曾记酒樽同,醉量豪于渴饮虹。江海遗愁空惜别,文章小技倦加工。云低雁宕家何在,花暗天台路不通。同是漂零归未得,又惊春尽馆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