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
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
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
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
一段云锦机,割截不成收。
我来划见之,慨然为拈出。
凹者豁以舒,凸者疏而溢。
乃取半山句,以榜湖阴室。
晨舟乱平渺,日晏未云毕。
客喜以问余,幻成子何术。
余非龚而致,彼有是良质。
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
一笑各会心,凉风送萧瑟。
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唐代。魏了翁。 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一段云锦机,割截不成收。我来划见之,慨然为拈出。凹者豁以舒,凸者疏而溢。乃取半山句,以榜湖阴室。晨舟乱平渺,日晏未云毕。客喜以问余,幻成子何术。余非龚而致,彼有是良质。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一笑各会心,凉风送萧瑟。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钗头凤 其一。清代。樊增祥。 诃梨领。茱萸锦。轻裾窄袖娉娗影。昨宵忆。今宵忆。桃花笺纸,青鸾消息。密。密。密。深深院。双飞燕。菖蒲花发才相见。君休惜。侬休惜。眼中红泪,真珠千粒。滴。滴。滴。
归舟杂诗 其二。清代。黄任。 落帆去陟飞来寺,半日听泉亦夙因。不为归舟宁有此,溪山何负退休人。
五松山送殷淑。唐代。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寓陈杂诗十首 其二。宋代。张耒。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摸鱼儿·记年时。宋代。魏了翁。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