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监名父子,元方难弟兄。鹤空黄壤梦,雁续紫霄声。
山远玉无胫,春多天有情。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唐代。魏了翁。 外监名父子,元方难弟兄。鹤空黄壤梦,雁续紫霄声。山远玉无胫,春多天有情。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寄答绵州杨齐伯左司。宋代。陆游。 磊落人为磊落州,滕王阁望越王楼。欲凭梦去直虚语,赖有诗来宽旅愁。我老一官书纸尾,君行千骑试遨头。遥知小寄平生快,春酒如川炙万牛。
寒夜闻霜钟。唐代。卢景亮。 洪钟发长夜,清响出层岑。暗入繁霜切,遥传古寺深。何城乱远漏,几处杂疏砧。已警离人梦,仍沾旅客襟。待时当命侣,抱器本无心。倘若无知者,谁能设此音。
船厂阻雨。明代。戚继光。 春雨下危墙,烟波正渺茫。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
建节后偶作。唐代。杨汝士。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寄刘敏叔。宋代。姚镛。 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道外无营偏爱画,静中有趣只吟诗。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见说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