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后皇华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唐代。魏了翁。 解后皇华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挽周侍郎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 忆昔趋丹阙,看公上玉除。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
送僧还邵武。明代。张弼。 义师弹琴兼写竹,指端触处清风足。广陵明月十二楼,琼裾仙袂同追游。潇湘晴云数千里,桂楫兰舟弄烟水。梵馀定起白昼长,冥心今古何茫茫。我赋新诗送君去,灵风忽偃窗前树。
侍香金童 题闺秀画扇用湘瑟词韵。清代。陈维崧。 蕃马平沙,六角屏风摺。映的的、腮涡红晕颊。擘阮砑筝都未惬。只把檀槽,粉偎酥贴。偶临花蕊样,闲将螺管捻。衬几笔、烟条露叶。料尔前身枝上蝶。乍搯齐纨,燕窥莺踏。
陈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怜巴马蔽黄尘,夷凶剪乱遂为陈。已知同泰终危国,何事庄严又舍身。始兴王子兴劳苦,刺闺投石夜频频。妄希泰伯为三让,错认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临海旋驱嗣主轮。独值齐衰能启土,始逢周盛复逡巡。云龙门外空焚锦,玉树庭中竞乐春。三阁花容谁比艳,平湖草色忽开堙。天子寺奴应可献,宫英文狎岂相颦。一朝王气归眢井,留得新声感后人。
生查子。宋代。周紫芝。 新欢君未成,往事无人记。行雨共行云,如梦还如醉。相见又难言,欲住浑无计。眉翠莫频低,我已无多泪。
内变方乘外侮忧,掀天波浪截横流。忽惊车鬼方涂豕,始信冠人尽沐猴。
猿鹤化来山月黑,鹳鹅声乱阵云浮。沧桑再见田横岛,错计燕云十六州。
五月十三日台北激于和议兵民交变偕家太仆遵旨内渡仓皇炮燹巨浪孤舟濒于危者屡矣虎口馀生诗以志痛 其一。清代。林鹤年。 内变方乘外侮忧,掀天波浪截横流。忽惊车鬼方涂豕,始信冠人尽沐猴。猿鹤化来山月黑,鹳鹅声乱阵云浮。沧桑再见田横岛,错计燕云十六州。
栖云轩。元代。顾瑛。 春云压帘飞不起,暖气茏葱百馀里。桃花亭亭笑酣春,溪边浣花染溪水。武陵才人碧窗底,青霓衣裳白霞里。翠烟默染猩猩毛,冰绡凝文露华洗。山光入眼青青迷,小鸟向人啼复啼。前村后村树如盖,柳花起舞回风低。云师雨师浩无据,驱云劳劳向何处。请君劝师一杯酒,更借白云檐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