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
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
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
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
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
久之剨然悟,是閒有数人不知。
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
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
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
罗生挟二长,过我沪之湄。
恍如著我五溪上,欲与之语无閒时。
此须静观乃有得,而我家住西山西。
生揣我,何时归。
罗五星善奕棋干诗。唐代。魏了翁。 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久之剨然悟,是閒有数人不知。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罗生挟二长,过我沪之湄。恍如著我五溪上,欲与之语无閒时。此须静观乃有得,而我家住西山西。生揣我,何时归。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古南苑。宋代。马之纯。 当时南苑最新奇,胜似其他东复西。多少园亭行不到,从横石径动成迷。香风十里荷花荡,翠影千行柳树堤。伊被何人曾借住,端如误入武陵溪。
虞美人 西湖泛舟。清代。王策。 澹青山色深蓝水。一片空明里。湖光无日不清妍。何况笋茶时候绿阴天。柳边亭子松边榭。便不停桡罢。只须早向两峰过。要看那峰今日出云多。
重阳示二三友。宋代。王之道。 龙山何处暮云黄,坐想前贤落帽狂。萸实菊花良不恶,为君沽酒作重阳。
邸报京丞相薨背。宋代。姜特立。 丞相今朝薨相位,衣冠赠典一番新。作场好梦归乡去,仰羡无非梦里人。
喜閒。宋代。赵善傅。 林泉违约久,归此有余欢。引水来新沼,钩帘见好山。渔歌能破寂,鸥侣可陪閒。荣辱曾何绊,怡然见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