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番雨过,倚阁炎威,探支秋色。前度刘郎,为故园一出。黄发丝丝,赤心片片,俨中朝人物。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荫浓,卜林香发。尊酒相逢,看露花风叶。跃跃静神,生生意思,入眼浑如涤。更祝天公,收回积潦,放开晴日。
醉蓬莱·又一番雨过。唐代。魏了翁。 又一番雨过,倚阁炎威,探支秋色。前度刘郎,为故园一出。黄发丝丝,赤心片片,俨中朝人物。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荫浓,卜林香发。尊酒相逢,看露花风叶。跃跃静神,生生意思,入眼浑如涤。更祝天公,收回积潦,放开晴日。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诗三百三首 其一七九。唐代。寒山。 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绿水千肠咽,黄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西江月(秋香阁)。宋代。曹冠。 仙掌初零玉露,清商乍肃金飚。回环高阁桂香飘。元自广寒移到。绛蜡银蟾辉映,纶巾鹤氅逍遥。赏心乐事醉良宵。赢取开怀吟啸。
得思道消息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 近逢黄吏部,报尔在三衢。志士伤泥滓,南州困猰㺄。时危离索久,岁晚帛书无。却忆吴门约,萧条愧病夫。
桐庐江行寄汪佥宪一夔。明代。顾璘。 晓发富春渚,暮望桐庐宿。江空寒水净,岸转云峰矗。孤帆缅逶迤,霁景聊寓目。渺渺沙际村,浮烟霭丛木。垂岩杞菊班,覆垄禾黍熟。兹方静无虞,生理见耕牧。高贤涖行台,敷政况清肃。眷尔鸿雁居,幸脱豺虎毒。沉忧正浩荡,且用慰心曲。
昼夜乐•亡妇遗钗,有火珠一颗。今失所在,怅然赋此。清代。沈谦。 清和风暖樱桃醉。记合卺、成佳会。玉楼向晚妆成,亲见珠钗低坠。椽烛光寒新月晦。红影动、斜飞襟袂。回首漠阜空,竟难寻仙佩。香奁狼藉孤灯背。但留些、断金翠。几番悔恨当时,不与蝶裙同施。簸土扬灰休细觅,怎再上、别人头髻。只道落怀中,却原来是泪。
人日偶成。明代。蓝仁。 七日本宜晴,愁人风雨声。厨烟侵几湿,檐瀑隔窗鸣。杨柳颦何事,梅花笑不成。呼儿催酌酒,一醉百忧轻。
舟中作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籧篨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烟波四万八千顷,造物推排作水仙。
海昌八咏 其五 葛洪丹井。元代。胡奎。 闻道仙人句漏令,烧丹此地学长生。林光每散金银气,石髓犹含日月精。仙药九还为白雪,灵泉一勺胜金茎。不须更借三山鹤,便碾飙轮上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