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花期九日斋,相园红锦烂成堆,
不将小雨轻阴驻,刚把和风暖日催。
诗笔都随许昌去,春光不待牧之来。
要知荣悴适然耳,明日荼醾开。
李参政约客访西郊海棠予以斋禁不与。唐代。魏了翁。 十日花期九日斋,相园红锦烂成堆,不将小雨轻阴驻,刚把和风暖日催。诗笔都随许昌去,春光不待牧之来。要知荣悴适然耳,明日荼醾开。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简刘卿任待制。宋代。李正民。 暑雨霖霪朱夏寒,登门暂著鵔鸃冠。管弦岂解陪张禹,葱菜真宜待井丹。五技已穷甘退处,一钱不直叹衰残。明朝鼓枻辞公去,却向沧浪把钓竿。
春兴 其三。明代。申佳允。 雪苑铜驼问淼茫,丹楼粉堞击沙棠。烟深王屋山山白,秋惨陈桥树树黄。万事沧桑云窈窕,孤城灯火月苍凉。并州花鸟吟魂媚,冷雨青燐泣野篁。
自叹。明代。顾璘。 自叹百年客,离尘复入尘。关山南徼路,风雨独行身。向物情俱淡,还家梦已频。须知千白璧,难买一阳春。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宋代。李巘。 映日龙輴动,喧天凤吹休。桥仙融碧,梧野结云愁。万叶休符衍,三年孝制修。臣民瞻祖载,恸哭拜江流。
三姝媚。清代。戴延介。 霓裳仙佩冷。便吹堕祗林,镇留双影。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录曲栏干,问零落、几回金粉。闲立花阴,醉索花扶,梦和秋迥。露湿苍苔凉沁。又兔魄光明,暗催归兴。待约重寻,怕飘残黄雪,禅扉深扃。浓艳都销,更听到、一声清磬。记取鹤飞今夜,广庭人静。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江东归述怀分得龛字。明代。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驱车燕赵北,弭节吴越南。季子誇远适,虞卿劳负儋。谓将风翮翔,讵能辙鳞淹。蹉跎岁云壮,颇觉世事谙。致君术岂谬,枉己意已惭。乃知兔株守,殊胜虎穴探。遭时兵革兴,江淮战方酣。日夜羽书急,列城俱戒严。况兹钱唐俗,险恶人何堪。千钱购斗粟,累日食无盐。吾徒事文翰,不解从戎骖。客囊更羞涩,愧乏黄金兼。归欤岂不乐,何待霜露沾。长揖别英游,明发张云帆。同行藉佳彦,高谊中心衔。依依共蔬食,霭霭接丛谈。长路顿蓝舆,凉飔浮葛衫。原田毕新穫,村酿如蜜甜。顾惟出处意,幸子同酸咸。子家岘山阳,第宅深潭潭。藏书故可读,一一悬牙签。稍须襆吾被,相从坐山龛。世故易翻覆,人情剧寒炎。殷勤亦何属,宝尔笔锋铦。